English

OTC浮出水面

2000-01-20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2000年1月1日,《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正式实施。该办法规定处方药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医疗机构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决定或推荐使用非处方药;消费者有权自主选购非处方药;处方药只准在专业医药报刊进行宣传,非处方药经审可在大众媒体进行广告宣传。

去年年末,医药界以外的人可能第一次注意到一个英文缩写—OTC,它的中文意思是非处方药,OTC标志(见图)几年中将和红十字标志一样为人熟知,它的出现标志着非处方药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

药品分类管理有哪些好处?

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和提高药品监督管理水平。1.减少药物滥用。以前由于我国除部分特殊药品实行特殊管理以外,许多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物都可自由销售,产生大量不良反应,药物滥用严重,进而危及健康和生命,用药不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长期服用将直接影响人民的身体素质。非处方药是按“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原则遴选出来的,药品分类管理和监督大大方便了消费者安全地进行自我药疗。2.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据分析,药品分类管理能降低国家和个人的医疗费用,推动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增强人们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为我国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提供了重要保证,也是医药行业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3.有利于逐步与国际接轨。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出现于西方20世纪50—60年代,现已成为国际上药品管理普遍应用的有效方法,世界卫生组织也向发展中国家推荐这一管理模式。我国逐步推行这一制度也是医药走向世界重要一步。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任重道远

据了解,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从四个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药品分类管理:1.逐步完善相关立法,包括建议《药品管理法》增加药品分类管理条款,陆续制定和颁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办法,药品商品名称管理办法,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仿制药品,进口药品和新中药管理办法,会同工、商部门修改药品广告审查标准和审查办法。2.逐步推行凭处方购买处方药规定的实施,分期分批公布必须凭处方购买的处方药名单并加强监督,3—5年内实现所有处方药凭方购买。3.视药品市场状况确定公布乙类处方药的时间。4.逐步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包括非处方药价格是否放开,非处方药能否进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零售药店的销售规范等。

★药店,你准备好了吗?

现在北京市有两家药品分类管理试点药店:白塔寺药店和安内大药房。除这两家外,其它药店还都没有设立OTC专柜和OTC标识,试点工作将在4月份结束。根据日程表,我国将分步进行推进药品分类管理,3—5年后,实现所有处方药凭方购买,这是对社会药品零售业的一次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据海外有关机构预测,我国近期OTC药品零售额将达到10—12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据报道,目前我国的社会零售额已由80年代初5%的份额增加到15%,沿海城市已达到30%以上,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OTC市场。乙类非处方药出台后,药店以外的商业企业准药监部门批准后,也可经营乙类非处方药。怎样才能从这块大蛋糕中取得自己满意的一份,是每个经营者要面对的问题,国家药监局要求今后的药店需配备执业药师,以适应药品分类管理的需要,相信一些不正规的药店将失去营业资格。

★医院药房会消失吗?

当然会存在,不过规模会越来越小。今后医院药房将只保留急救药品和自配制剂,实行医药分开是大势所趋,医院将向技术服务型转化,这将促进医院药剂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临床药研的开展。但鉴于目前我国医院药房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40%以上,转型的艰难可想而知,预计从医院药房拿药,在很长时期内还应是患者的首选。但从长远来看,医院也将从医药分开中获得实际利益,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务工作者的收入可望有较大提高,而医疗技术的提高最终会给广大患者带来好处。

★药品生产商应抓住机遇

药品分类管理要求生产药品的厂家将列入《国家非处方药目录》的药品进行转化登记,转化登记后的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必须按有关规定组织生产。OTC生产厂家将面对更加广阔、公平、透明、激烈的竞争环境,如果能够抓住机遇,树立品牌,开发OTC系列产品,就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自购OTC药品应注意:

①记清需购的药名,有些药的商品名相近。如“乐得胃”和“胃得乐”虽同是胃药,但一个是中药,一个是西药,疗效差别很大,所以一定要记清药名、诉说清楚。

②仔细阅读说明书,OTC药品说明书科学、简明易懂,要提醒大家的是尤其要注意阅读用黑体字标出的注意事项,不要过量服用。

③不要盲目相信药品广告,也不是价格高的药疗效就一定比便宜的好,一定要对症下药。

④应尽量到信誉良好的正规药店购药。

⑤如使用后症状未缓解,或有过敏反应,应找医生咨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